完全听不懂。
\n
朱祁镇也不解释,迈开腿,蹦蹦达达哼着不成调的“今日痛饮庆功酒”,一溜小跑朝凉厅跑去。
\n
---
\n
午后的乾清宫凉厅,静谧得能听见铜壶滴漏的水珠坠响。
\n
朱祁镇背着小手,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上踱着小方步,青缎小靴踏出轻微的“哒哒”声。
\n
他那张粉雕玉琢的小脸上,方才对着小太监的得意劲儿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年龄绝不相称的沉凝。
\n
甲方爸爸换了人,乙方还想按老合同办事?
\n
但这《春秋》一课,可不能再硬顶。
\n
九岁幼君抗拒圣人之学?
\n
传出去就是厌学、顽劣,正合了王振那老阉所传幼主需人提点的说辞,也给了三杨加强训导的借口。
\n
到那时,朕这亲政之日,怕是真得熬到大婚了!
\n
朱祁镇脑中飞速运转,拆解着内阁这步走棋的厉害。
\n
在明代一朝,尤其主少时期,皇帝亲政的标志性节点通常是大婚。
\n
可若自己真被牢牢打上厌学顽劣、德行有亏、需严加管教的烙印。
\n
那即便到了大婚之龄,三杨和王振也完全有理由,且能得到太皇太后和相当一部分朝臣的支持下,以圣学未成、心性未定为由,将训导无限期延长!
\n
一个拒绝儒家最高经典《春秋》的皇帝,在文官集团和天下士子眼中,几乎等同于昏聩、不可教。
\n
这顶帽子一旦扣实,将严重损害朱祁镇“圣君胚子”的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