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氏祖孙二人用厨房煮了晌午剩下的包面吃罢晚饭后,赵溪月开始夜晚的忙碌。
\n
处理猪皮,熬煮猪皮冻,发面……
\n
待第二日晨起,赵溪月早早去早市采买新鲜的猪肉,葱姜等相应的配料,回到住处开始揉面、拌馅儿,继续做灌浆馒头。
\n
有了昨天的收入充当新的本钱,赵溪月今日做的灌浆馒头比昨日多了一些。
\n
有五六十个。
\n
为了防止灌浆馒头被过分挤压而变形或者破损,赵溪月借用了韩氏家中的一个竹篮,分成两个竹篮来装。
\n
仍旧是垫上、盖上厚厚的笼布,赵溪月左右胳膊各挎了一个竹篮,如昨日一般,往汴河大街而去。
\n
昨日摆摊的地方人流量不少,且刚开始摆摊,最好是固定上一个地方,至少不能离得太远,这样也方便回头客来找。
\n
赵溪月打算还去昨天去的那一片区域。
\n
同时也稍微换了换地方,好离那两个讨人厌的“屎壳郎”远上一些。
\n
选好了新的地方,赵溪月刚刚站定,准备将手中的竹篮放了下来时,一瓢水便泼到了她的脚边。
\n
热水,带着腾腾的热气,落地上之后,浸湿了一片泥泞。
\n
赵溪月皱眉,急忙将竹篮重新提了起来,避免沾染脏污,抬眼看着眼前拿着水瓢的人。
\n
是一位几近三十岁的中年男子,跟前摆着挑子,挑子一头是烧的正旺的火炉和铁锅,另一头是成匣子包好的包面,洗净的碗勺、水桶等物。
\n
迎着赵溪月审视的目光,那男子咧嘴笑了笑,露出两个又黄又宽的大板牙,“对不住,不是故意的。”
\n&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