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这里。」黄河边的土台上,数千军民正在忙着修建仓城及河浦码头,邵勋让人铺了一张毡毯,坐了下来,随口说道。「住久了就不喜欢了。」山宜男坐在邵勋旁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发丝,说道。「怎么?不太高兴?」邵勋轻笑道。山宜男很坦诚地点了点头,道:「你和我讲故事的次数都少了,心里是有些不舒服。」邵勋笑得像条狗一样,她心里有我「再为我生个孩子。」他说道。山宜男有点招架不住了,转移话题道:「赵王所提之事,你可想好了?」「哦,那件事啊,我意已决,赐铸钱炉两座。」邵勋说道。山宜男所提之事源于昨天收到的一封信:赵王请于高昌铸银钱。邵勋随口问了山宜男几句,她说最好问她的姨母羊献容。不过羊献容懒得来,这会大概在骊山泡温汤,不用受气,生活乐无边。山宜男说便是封建了,高昌亦是大梁属国,不可私铸钱币。邵勋深以为然,但他又很愿意支持三郎的想法,于是赐铸钱炉二座,让他弄一个银币型制出来,以后这种银币也将是大梁朝的法定货币,虽然中原大概率不会铸几枚,这种新银币大概率只会在西域区域性流通。「看样子你已作出决定,妾还有什么好说的?」山宜男说道。石美人带着两个小跟班小心翼翼地走了过来,为两人取来了些茶水。山宜男扫了三人一眼,石氏避开了她的眼神,应氏、王氏则心虚地低下了头。皇后积威,石美人不怕,她俩还是怕的。东晋小朝廷的后宫,就那么几个人,现在已然分成三个派别了。诸葛姐妹一派,石美人一派,山宜男自成一派,山宜男以前很受宠,不过最近当以诸葛姐妹势头最盛。而离他们坐处不远,为邵勋产下过一子的段氏渐渐认命了,与儿媳可朱浑氏、小姑子慕容氏、高氏、公孙氏算是一派,人多势众,也不可小,盖因邵勋居然敢和段氏共枕而眠,一起过夜了。至于其他小派系,则比不上她们。「三郎若能通过铸钱盘活高昌,我定要让其详细写下经过、心得,发来洛阳,给太子看看。」邵勋说道。其实,他已经给三子回信了,并提了一些实操方面的建议。比如,他建议在高昌设立「货币兑换所」一类的机构,不承认西域胡商自已带的域外银币,至于银器之类的更不承认了。想要在高昌做买卖,就必须先把银条、银块、银器乃至各种金银币去兑换高昌当地铸造的银币,然后才能使用。这里面有个前提,即你需要辨别胡艺复兴时期,欧洲城邦林立,各自铸造银币,同样不承认其他城邦国家的货币在自已境内流通一一私下里肯定有流通,但官面上是打击的。一艘外国商船开过来,带了许多外国银币,首先要到货币兑换所兑换,当时采取的是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