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车帘缝隙里透进来的寒风,带着与北地截然不同的、湿润的泥土和草木气息,越来越浓。江东,那个曾让他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地方,孔不修的血,江南刑场的焦尸与黑风,仿佛隔着时空传来灼痛。他下意识地按了按胸口内袋,才想起那片染血的书页不在身上了。
\n
越靠近江东沿海,空气里的咸腥味就越发浓重刺鼻,如同无数腐烂的海鱼堆积在烈日下曝晒。沿途的景象更是触目惊心。
\n
村镇萧索,十室九空。残破的土墙上,贴满了墨迹淋漓的寻人告示,画着孩童或稚嫩或模糊的画像,下面往往附着父母泣血书写的悬赏。
\n
更有许多告示被风雨撕扯,只留下斑驳的纸痕和依稀可辨的“寻子”、“童男”、“童女”字样,像一道道无声的伤疤。
\n
偶尔遇见行人,个个面色惊恐,行色匆匆,尤其看到带着孩童的妇人,更是如同惊弓之鸟,紧紧把孩子搂在怀里,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靠近的陌生人。
\n
刘老五带着李易,会同江东臬司衙门的人,沿着海岸线明察暗访。
\n
线索如同散落沙滩的贝壳,看似繁多,却破碎不堪。
\n
有人言之凿凿说半夜听见海边有鬼哭,看见飘忽的鬼火;有人赌咒发誓见到过外乡口音的陌生货郎,专门用麦芽糖哄骗孩童;还有人提到几艘形迹可疑、吃水很深的“渔船”,总是在风高浪急的深夜靠岸。
\n
臬司衙门的捕快们疲惫不堪,脸上写满挫败。刘老五那张瘦长阴鸷的脸,在江东潮湿的寒风里,绷得更紧,像一块生铁。
\n
这日黄昏,他们查访至临海最偏僻的渔村——石浦坳。
\n
村子依着光秃秃的石崖而建,海风呼啸,卷起咸腥的沙砾,抽打在脸上生疼。
\n
村里死寂一片,连鸡犬之声都无。在一处低矮破败的茅屋前,一个头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