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崩塌, 他虽然接受了当时政府递来的橄榄枝, 但到底还存着一点明哲保身的心思,将重心全都放在了办学写文这些既能扬名, 又不会出什么错处的事情上。
事后证明他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新政府的确没能长久, 而他也正是因为牵扯不深,没有被当局清算, 还能安安稳稳的继续办学。
但经过这一遭惊险后, 简儒文倒是越发的把心思放在了办学上,也因此有了桃李满天下的美名, 在文坛的名声更加响亮。
作为一个一生收了不少学生的文坛泰斗,简儒文在最初看到容与的《说张三》的时候,也起过一点爱才的心思, 只不过随着后来《保罗》的连载, 容与主战派的立场显露出来, 他才熄了这份心思。
他并不认为现在是开战的好时候,简儒文是经历过旧朝末年的那场惨败的,他二十多岁初出茅庐时,也和现在的年轻人一般,满心都是不过一死的热血,直到亲眼目睹了这场败仗。
同胞战死,血流成河,屈膝求饶,割地赔款,没经历过的人真的不能理解,那种战败之后的屈辱和麻木。
仿佛是亲自被折弯了脊梁,战败一次,他们的国家就要比之前更加低人一头。
既然和容与理念不合,此后他就再也没关注过对方的《保罗穿越记》,简儒文对容与这个人的印象,也只有“主战派”“见解独到”和时不时听人感叹的“后生可畏”,这几个单薄的标签。
他是有这个见识,但却不太了解这个人和这本小说,至于他女儿简容,则是单纯的被嫉恨冲昏了头脑。
简容受着简儒文的言传身教长大,当日听到华纳的电话后,本来是有这个见识,对《保罗》这本小说做出正确的判断的,但凡仔细想了“伦敦日报采访”这几个字,她都不会像现在这般,直接回简家要求她父亲出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