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侧是龟蛇背负的立柱,上皆雕刻有云纹鹤样。
应阐还没细细看过,便注意到有一个人影,正沿大道向此而来。
仔细一看,原来是位中年道士,其样貌周正,举止得体,见了应阐,先驻下足,单手掐了个诀,似是道家简礼,才缓声道:「不知道友何来?」
「道长有礼。」应阐还了一揖,答道:「小道应阐,自大昌而来。」
「有礼,贫道吕城,承乏知客道人。」中年道士点了点头,「原来是昌国的道友,不知缘来何故?」
如何对答,什麽言语,应阐分明已在心中演习过了不知几次,但在此时此刻,竟却有些滞涩。
千言万语,到了头来,却是只馀一句:「向道而来。」
「向道而来?」
「正是。」
知客道人吕城显然并不意外,只是笑点点头,说道:「道友不远万里,前来求道,可见心志之坚。」
「不过此间为我玄都之外山,却并不是道院所在。」
应阐虽是惊于如此宏伟之道观,竟然只是玄都外山,但还是更关注后言,连忙问道:「不知道院又往何处?」
「道友莫急,贫道自会送你前去。」
应阐这才松了口气:「有劳道长。」
「无妨。」吕城微微一笑,上下瞧了应阐一眼,又略作沉吟:「虽我道门,倡行自然,不过道友初来乍到,这副模样……未免不雅。」
应阐一怔,这才反应过来,不禁有些尴尬。
自己冒着风雨一通狂奔,浑身上下湿透不说,发髻都散了一半,衣袍布履之上,更是泥斑点点,说是不雅,实在已是轻了。
他正考虑是否能够寻个地方更衣,吕城已接着说道:「贫道多事一番,还请道友勿怪。」
言罢,其一拂袖,应阐只觉一道微风拂来,浑身上下便是一轻。
大团水气泥浆,自其身上剥离出来,被那微风裹着,飞散在了空中。
「这……!」应阐抬臂举袖一看,果然已没半点水气,不禁讶于吕城的法术之精妙。
「多谢道长。」
「道友不嫌多事便好,随我来吧。」
吕城说罢,便折过身,带路往里而去。
应阐但见左折右转,没有去往道观深处,却是转过了半座山头,登上一处玉台。
「道友且候。」
吕城抬指掐诀,唇齿微不可见念着什麽,随后不过片刻,便闻空中传来一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