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
逍遥放下茶钱,临走时忽然回头,柳娘子拱手:"中秋安康。"
柳娘子一怔,随即笑靥如花:"公子也是。"
王府的马车刚在春满楼前停稳,门口的侍从便慌忙迎上来,腰弯得几乎要折成两段。
"世子殿下!"
赵明澜习以为常地摆了摆手,带着逍遥径直入内。逍遥跟在后面,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探究目光——有好奇的,有羡慕的,也有带着几分轻蔑的。
会场内灯火通明,数十张矮几错落摆放,已经坐了不少文人雅士。首位上坐着两位老者:国子监祭酒周大人须发皆白,不怒自威;孔家后人孔先生则面容清癯,一派儒雅风范。
"见过二位先生。"赵明澜恭敬行礼。
两位老者微微颔首,目光在逍遥身上短暂停留,又很快移开。世子与几位熟识的公子寒暄几句,便在主座旁落座。逍遥默默跟在后面,待到众人注意力转移,便悄悄退出了喧嚣的会场。
河畔静谧,与身后的热闹恍如两个世界。
逍遥靠着一棵老柳树坐下,手中端着不知从何处顺来的酒水,望着河面上摇曳的月影。几艘画舫停泊在岸边,船头的灯笼在水面投下碎金般的光斑。
不自觉地轻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他轻声念着,忽然觉得鼻尖发酸。不知道那个世界的父母是否安好?是否也在这样的月夜,思念着杳无音信的儿子?
"好词。"
清越的女声从身后传来。逍遥回头,只见那位孔小姐不知何时站在三步之外,身旁还跟着个鹅黄衫子的少女。月光下,她衣袂飘飘,宛如从画中走来。
"这词牌未曾听过,可是公子新创?"孔小姐问道。
"非我所作,只是偶得残句。"逍遥摇头。
"公子莫不是觉得我好骗?"孔小姐轻笑,玉指轻点腰间系着的书囊,"各家诗集词集我皆熟读,从未见过此句。"
逍遥苦笑:"真不是我,......"
"罢了。"孔小姐见他坚持,微微蹙眉,转身对同伴道,"云娘,我们回去吧。"
那鹅黄衫子的少女却凑过来,眨着眼道:"这位公子,若是你作的便直说嘛!连祭酒大人都夸阿蘅才学无双,能得她赏识可不容易......"
"云娘!"孔小姐轻斥,拉着好友离去。走出几步,又回头深深看了逍遥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