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被贬为幽州刺史以来,他便渴望建功立业,希望能再进一步。
如今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右仆射高士廉、中书令杨师道三人,他们的年纪都不小,而且身体也大不如前。
有机会争取这三个核心职位之人,也就长孙无忌、李绩和他,其余人的资历和功绩都不够。
如果此战能立下重大战功,他便是尚书左右仆射的核心人选。
“嗯。”
李承乾微微点了点头,随后朝房玄龄询问道。
“房相,鄂国公那边还没有消息传回来吗?”
鄂国公尉迟恭率领3万水师,从莱州直扑高句丽的卑沙城,在把高句丽的水军压制在大同江内。
只要高句丽的水军出不来,他们便只能派步兵前去支援。
房玄龄摇了摇头:“鄂国公率领水师在大海上漂泊,我们暂且联系不到他们。”
“据探子传回消息,如今卑沙城周边暂无高句丽大军调动,恐怕他们还未在卑沙城下登岸。”
什么!
过了一个多月还未登岸?
听到这个消息,李承乾的眉头也微微皱了起来。
尉迟恭该不会率领水军去了倭国吧?
虽然大唐的步兵和骑兵的实力强大,但是大唐的水军却很一般。
沉默数息。
李承乾沉声下令道:“房相,多派些斥候去找我们的水师,让住在海边的渔民出去找一找!”
没有水军钳制卑沙城周边的数万高句丽敌军,他们打辽东城的时候便不能放开手脚。
哎!
水军耽误事啊!
房玄龄站起来应道:“遵命!”
由于水军迟迟没有打下卑沙城,李承乾的好心情也消息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李承乾跟众人商议片刻,随后挥手让他们下去准备。
等众人都离开后,李承乾走到背后的行军图前,他的目光直勾勾地看着上面的辽东城、安市城和卑沙城。
这三座城从北到南排成一条线,而且里面都有高句丽的重兵把守。
要是在他们围攻辽东城的时候,尉迟恭还不能率领水军攻打卑沙城,那安市城数万高句丽精锐就会北上支援。
虽然唐军不惧和高句丽的精锐厮杀,但是在高句丽士卒比唐军士卒还多的情况下,唐军的伤亡肯定会大大增加。
“希望能尉迟恭不要掉链子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