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高句丽的底蕴不行,其在技术、文化和整体国力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大唐。
众将士听闻后,纷纷站起来大喊。
“谢殿下关心!”
等他们安静下来后。
李承乾接着说道:“席君买,孤把王方翼当你的亲卫,后续的大战你带着他一起。”
席君买恭敬应道:“遵命!”
领完命,席君买朝王方翼投去一个善意的目光。
他知道太子殿下看中的人,全都是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况且王方翼长得高大魁梧,给人的感觉像是大户人家的人,他对王方翼更加的重视。
接着李承乾又跟他们聊了大半个时辰,这才挥手让他们回去休息。
...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
幽州校场内。
两万枕戈待旦的精锐士卒,在侯君集和一众将领的带领下,往北城门快速行军。
李承乾和房玄龄等人也骑着马,在数千玄甲军的护送下离开。
幽州城的百姓得知大军北上,他们纷纷站在宽敞的街道两侧,目送大军的离开。
“据说太子殿下前两日到了幽州?”
“哪位是太子殿下?”
“军容盛大,军纪严明,加上太子御驾亲征,此战我们大唐必胜!”
“...”
中军位置。
李承乾听到幽州百姓的话,他的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大唐的百姓支持大军征伐高句丽,而且对国家充满信心,这才是最好的消息。
有了百姓的支持,后勤粮草便不会出问题。
...
大军从幽州出发,经过两日的慢行军,终于到达营州。
作为抵御契丹、奚和高句丽的重城,营州的城墙建的非常高,而且城外还设有不少用于预警的烟火台。
大军到达营州后,也没有继续进军。
不过在侯君集的命令下,大军所以做好出征的准备。
时间飞逝,转眼便到三月底。
傍晚。
夕阳照进城主府大堂,只见李承乾、房玄龄和马周等人,正在刺史府大堂内有说有笑地吃着膳食。
忽然牛进达满脸喜色地冲了进来,他手中还高举着一份战报。
“殿下,捷报!”
“李绩大总管率领3万大军,自通定渡过辽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