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我士子,聚于此非为乱,而为理!问天下公义何在?问朝廷心向何方?”
\n
“倘若忠言不被采纳,今日尚可讲理,明日,江南恐将无安席!”
\n
朝廷大员急欲压下风波,但局面已非一朝一夕可控。
\n
各地书院上书朝廷,章程连绵,措辞激烈。
\n
一时之间,京中朝臣亦起争论。
\n
言官主张弹劾锦衣卫横征暴敛,执法不公;
\n
军方则认为,若不镇压,地方将陷更大之乱。
\n
而首辅徐谦,面对诸多批评,却只是冷眼旁观,淡淡说道:
\n
“江南书生,不过纸上谈兵,若真有胆,不妨让他们试试接管盐引、解饷、缉盗这些实事。”
\n
“本辅倒要看看,他们敢不敢真乱。”
\n
在江南,局势愈演愈烈。
\n
杭城虽被收复,但余波未止。
\n
有士子夜闯公堂,泼墨写下“庙堂禽兽,锦衣豺狼”八字;
\n
有学子拒绝乡试,焚烧朝廷诏书;
\n
更有激进者密会结社,鼓动乡民抗租抗捐。
\n
而徐林,却并未离开杭州。
\n
他深知,二叔之所以派他前来,除了查账清案,更是以一己之身试探江南的底线。
\n
夜雨敲窗,书案上,徐林翻看着最新从苏州送来的文书。
\n
他低声喃喃:“商贾可诛,贪官可斩……但士子,一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