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贺家做给京城看的,要让朝廷明白,若无江南商贾,大明就得饿死!”
\n
这话传到徐谦耳中,他反而笑了,笑意冷峻:
\n
“他们倒是想得明白。只可惜,还是下早了。”
\n
正当苏州米荒最重、百姓濒临暴动之际,一道消息如疾风般传遍全城——
\n
四海商会,开仓放粮。
\n
从南方海路,整整一百三十艘粮船,自安南而来,连夜入港。
\n
米粮落地,装车送往苏州府内四海商会旗下米铺,分布各街。每铺限购,每人每日一斤,平价不涨,一石不多收一钱银。
\n
与此同时,四海商会旗下的油盐铺、布庄、日用百货,也陆续恢复营业,全部标注“原价不涨”,甚至部分还贴出“本月亏售”。
\n
更重要的是,这场“平价救市”,不是慈善——而是系统性地“夺命”。
\n
四海商会大手笔一出,贺家长达十日的封城式罢市,瞬间土崩瓦解。
\n
百姓不傻,哪管你谁掌商会?谁卖米,他们就认谁。
\n
更有苏州学子在街头大声疾呼:
\n
“救百姓于水火者为义!断民生者为贼!”
\n
原本沉默观望的苏州百姓,立场开始松动——
\n
“贺家算什么?”
\n
“我饿三天可以,饿十天还不让我买米?哪有这样的理!”
\n
“听说这四海商会,是越王殿下创的,至少人家不黑心!”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