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他目光如炬,先扫一眼要闻,再细读评论,半晌不语。
\n
这些年来,徐闻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日必看《皇明日报》。
\n
这报纸早年创办,初名《大明月刊》,后因传播广泛、笔锋犀利,逐渐发展成京师第一大报,又改名为《皇明日报》。
\n
如今已有近四十年历史,在文士百官间影响极大,甚至连成化皇帝朱见深每日也会让人送一份到御案前。
\n
最早创办时,是为了堵住江南士子的嘴。
\n
那时的徐闻,年不过四十余,初入内阁为辅,权势未稳,虽为太宗驸马、越王加衔,却遭江南清流名士不断诟病,说他“外戚干政”。
\n
对此,徐闻既怒且笑。
\n
他没有争辩,而是写了一篇文章,题为《论士道非天命》,直接刊登在自家创立的《大明月刊》上,文中直指:“士大夫者,非上天之胄也,乃读书而衣冠者耳,若以言治国,不如以行论政。”
\n
此文一出,轰动天下。
\n
无数江南文人奔走相告,却又无法反驳其中道理。、
\n
一时间,《大明月刊》成了朝中文争的前沿阵地,各派学者纷纷投稿,参与辩论。
\n
徐闻顺势招揽文人,扩建书局,开设刊房,又增设《内阁纪事》《军政辑闻》等栏目,使之成为传播政务、民情、言路的主流媒体。
\n
再后来,朝廷正式将其列入“官署协刊”,改名《皇明日报》,每日由翰林院与内阁共同审校,传播至京畿十三府,甚至远至辽东、江右、闽广等地。
\n
徐闻以一纸笔墨,打破世家门阀对于“道统”的垄断,也为新政开路,为士民立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