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徐闻没有冲动制止,而是冷静的看向吴老爷。
\n
“贤侄,我也不想将事情闹到这等地步。”
\n
吴老爷试图以理服人,言辞间不乏威胁之意:“只需贤侄一句话,你们便可相安无事,如何?”
\n
他们得知徐闻是个心软之人,对仆人关照有加,故而借着棺材被抢一事,顺手拿岳冲威胁,说不定能成呢?
\n
徐闻冷冷道:“你我都是读书人,如何能干出这等不耻勾当?”
\n
吴老爷虽没有功名,却是个读书人。
\n
并非他学识低,考不中秀才,而是与时局有关。
\n
洪武三年,朱元璋下诏实行科举考试,并连续举行了三年。
\n
然而,由于被选取的人才多是缺乏实际经验的少年后生,朱元璋颇为不满。
\n
洪武六年,朱元璋下诏暂停科举考试,直到洪武十八年才恢复。
\n
吴老爷年轻时富有才学,却无处考取功名。
\n
等恢复科举后,他已是位油腻中年,掌管家族生意,无心读书,想考也考不上了。
\n
徐闻的父亲徐朗,则是洪武五年的举人,洪武十八年恢复科举后,高中进士,入仕为官。
\n
“徐哥哥莫要生气,婉儿会心疼的。”吴婉儿上前拉了下徐闻的袖口,弱弱道。
\n
心头窜起一团火,徐闻甩开袖子,斥道:“一边凉快去!”
\n
如同被猛虎凝视,吴婉儿心中一颤,躲在吴老爷身后。
\n
心中却是惊讶,徐哥哥何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