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是告诉这个意思。白骨观是先观察自己,你观察这个人是怎么回事呢,就是脚是一个脚掌骨、小腿骨、大腿骨,然后身体是一个脊椎骨,两边就是一些排骨,最后就是一个头,两个眼睛凹进去,一个鼻子也凹进去,牙齿就是露出来,这是一个骷髅头。你这个骷髅头能够从东边走到西边,从西边走到东边,能够做行住坐卧,就是这样。你就经常去忆念,你就是一个骨头走过来、走过去,能够拜佛、打坐、喝开水,就是这样。你这样子观察久了以后呢,你再把眼睛打开,你看到每一个人,也都是这样子,就是一个骨人,一个白骨的人走过来、走过去,这时候我们对这个色身的执着,就会调伏下去,这个是《俱舍论》所说的白骨观。这三种都是对治贪烦恼的,就是贪烦恼重,一定要用这种方法去修。
\n
二、多瞋众生慈悲观
\n
我们众生的烦恼,也是各式各样的,有些人贪烦恼重,有些人嗔烦恼重。这个嗔烦恼重,有些人是这样,他整个生命是完全放逸的,你只要不如他的意,他就发脾气,这种人我们就不谈,这种人当然就是处在完全放逸当中。但是我们修行人,有些人这个嗔是怎么回事呢,这个人多数还是精进的人,不管是持戒精进,做定课也精进。但是他这种精进很容易以他的标准,这两个眼睛打开看到别人:你们这些人都是懈怠放逸。他会把要求自己这种标准,两个眼睛往外一看,就会发出这个嗔恨心出来,所以这怎么办呢,就要修慈悲观了,不可以这样子。
\n
这个「慈悲观」根据《菩提道次第略论》,它主要是有两个次第:
\n
(一)平等舍
\n
第一个是平等舍。观察一切法自性空的。就是说我们人跟人之间相处,这个生命的创造者就是因缘。过去的业力,我过去跟他因缘好一点,我看到他就欢喜,你说为什么?我讲不出个道理出来,但是看到他就欢喜,他对我有一点点不合理的事情,而我能够包容。有些人,这两个人一接触,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顺眼,稍微有一点点微细的动作,那就是起烦恼,这过去结恶因缘。那怎么办呢,平等舍,就是你观察这个怨家跟亲属都不决定的。他现在是你的亲属,但是这件事也不决定的,很快就会变成怨家,有时候一句话不合,就变成怨家了。今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