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我应该要离开他。阿弥陀佛的名号是一个大功德法聚,我能够依止弥陀名号,从弥陀名号这一念的活动当中,七宝池、八功德水,无量无边的依正庄严,就在这一念佛号的运作中,念念成就,这个佛号的确是我们的大归依处。这个时候你内心就转变,你内心当中,把前面归依无明的心情,转成了归依弥陀的心情,这就是「一念回心」,简单的说就是信愿具足,这个就是修德。
\n
意思就是说「深信诸佛皆充满」,是的!佛陀的心情的确是很紧张,他那个大悲心的光明,昼夜六时在照着我们,但是世间上的事情不是单方面的,我们内心要有一种随顺的心,你没有随顺的心,佛陀是不能单方面救你的。
\n
院长昨天也讲一个比喻,一个公案说:一个比丘。这比丘他贪念他的钵,结果他死了以后,其它的比丘分他的钵的时候,他起瞋恨心,你看,就在钵里面变一条毒蛇,乃至于佛陀要为他加持说法,他内心都不欢喜,跑到丛林里面去,因为瞋恨心,都把这个丛林都烧死。
\n
我们有时候想,一个大威德的佛陀,众生那个烦恼心相应的时候,他就不相应(佛法)了。所以《摄大乘论》上说,「有情界周徧,具障而阙因,二种决定转,诸佛无自在」,佛为法王于法自在,这个是约佛来说,佛陀在一切法得大自在,佛陀到地狱去的时候,火不能烧、水不能淹、刀子不能割他,他是一切法得大自在,他有自在力,但是这个是约自受用。「具障而阙因」,你有业障的时候,佛陀不能救你,「阙因」,你跟弥陀没有因缘的时候,你不能念他的名号,跟他不结缘,佛陀也不能救你。还有「二种决定转」,就是你造业决定的时候;第二个受果报决定的时候,佛陀不能救你。
\n
你看这个琉璃王。琉璃王要灭释迦族。他过去在太子的时候,被释迦族羞辱。他就在太子的时候就发愿,跟他旁边的侍臣说:你给我记住,我登位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把释迦族给灭掉。他后来就是福报力,琉璃王把他父亲给退了,就把父亲给赶走。赶走以后自己做国王,那个侍臣就说:「太子,你过去做太子的时候,说要灭释迦族,你记得吗?」他忆持着他过去被羞辱的事情,率领大军要去灭释迦族。佛陀再怎么说他是释迦族出身的,他在这个路当中阻挡了三次,琉璃王三次退避。但是他的内心造业力决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