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心就是佛,佛就是心,你不一定要这样,但是起码你能调伏烦恼。
\n
这个归依,善导大师他提出一种观念,他说: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有时候会佛号念得非常的好,一句弥陀念诵听,十句成片三三四,佛号在我们心中清楚分明的显现,内心一片寂静,寂静而明了,明了而寂静,不昏沉,也不掉举。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思惟:我现在有这种功德,完全是弥陀的功德,不是我有办法。善导大师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一个归依弥陀的人,不应该有一个我的成份存在,我们一切的造作,「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我内心当中,就依止这个本尊的弥陀,来造作一切的善业,所以一切善业的功德,都是归于弥陀。这些善业,还是在庄严这句弥陀,无不从此法界流,由这弥陀名号,开出无量的善法;这一切的善法,还是来庄严这句佛号。善导大师说,这样才是一个真实的归依。就是「我」不存在了,这世界上没有「我」,我心中的生命,本命元辰,就是弥陀圣号,你为什么能够拜佛、念佛、持咒?能够作早晚功课呢?你应该告诉他说:不是我能够做,是因为弥陀的圣号在加持我,使令我能够这样做。这样子就是一个真正的归依,达到一个真正的归依。
\n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对于弥陀的归依,它有三个次第,起码要达到第二个次第,功夫成片。因为你要达到第三个归依,就不是归依能够做得到的,要有「念力」,我们第二科会说明执持名号的念力。所以我们由归依引生念力,但是念力也能够帮助归依,这两个是相辅相成。这个地方是说明了,我们在抉择所归境,把弥陀的圣号给抉择出来,然后重复的去归依它。
\n
我们再回到讲义的第十八面,这个地方的主要内涵,当然这种归依心的生起,是靠第一个、「相信我此世界是苦,极乐世界是乐」,我必须要改变环境。然后再思惟,我自己是不是能够改变呢?我自己不行,为什么?「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谁能够帮我改变呢?「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佛陀能够做到,所以我必须归依佛陀,归依圣号。这个是一个所谓的信心成就。
\n
「愿,则愿速出离此苦世界,愿速往生彼乐世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1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