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当中要对法的欢喜心,请转法?轮。法是谁要传呢?「请佛住世」,必须有佛菩萨、善知识的住世,对能说法的人,生恭敬心。有这个法、有能说的人干什么呢?「常随佛学」,我们就开始有次第的学习佛陀的一切功德,佛的菩提心来自于六波罗蜜,这个是常随佛学,恒常的学习佛陀的一切功德,当然主要是以般若波罗蜜为主。这个就是成就了自利的功德,包括忏悔业障,积集福德跟智慧两种资粮,有般若波罗蜜使令我们的心庄严,有福德使令我们的身也庄严,身庄严、心庄严、身心庄严,福德智慧两足尊,两只脚站的稳稳的。
\n
第九、「恒顺众生」
\n
接下来做什么事呢?「恒顺众生」。我们具足福德智慧两种庄严以后,我们开始要思惟,这一切众生都在苦恼颠倒当中,这众生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有关系,他都是我过去的父母,他们都曾经以最大的爱心来照顾我们,对我有很大的恩德,所以这件事情我应该要承担起来,这个时候你的大悲心开始活动,再依止你的善巧方便,就是恒顺众生,恒顺众生差别的根机来为他说法,成就利他的功德。
\n
第十、「普皆回向」
\n
有这个自利的功德跟利他的功德以后呢,我们最后做「普皆回向」。我们不是说有这种功德干什么?「我下辈子要做国王。」不是这样子,不是这种有漏的果报。我们要把这种殊胜的功德做三种的回向:
\n
第一个回向法界众生,苦恼的众生,使令他们离开一切的痛苦,而且得到种种的快乐,五欲的乐、三昧乐、涅盘乐,回向法界众生这个是跟大悲相应。
\n
第二个回向无上的佛道,这是约着大智慧来说。前面两个都是一种现象界,佛法界、众生法界。
\n
第三个回向真如理,二空真如理,从法性的角度来说,这一切功德都是不可得的,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无有少法可得,内心当中虽然修习广大的功德,但是这一念心还是寂静住,观察这些功德从法性的角度都是毕竟空,无我无我所的。无住,以无住为住。这个就是回向二空真如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