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通列下来,她算是妥妥的中产!(哪怕以后随着年龄增长生产力下降,生活也是有基本保障)
就是说以她目前个人财务的收支状况——可以支撑她离开自媒体,去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
她职业上的灵活性较大。说到底她吃的就是“审美”这碗饭。她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选择多种行业,化妆摄影设计插画师时尚买手甚至是文学创作,它们的核心基底说穿了就是创作者的个人审美。她跟人化妆从来不是技术多高明,而是能精准判断出对方的美并把它最大化呈现出来。
她是怎么判断对一份职业的喜恶?如果是她喜欢的职业,她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喜悦,时间会过得飞快;不喜欢的职业她就会产生对抗情绪,消磨她对生活的感知从而丧失创造力!在她的职业价值认知里:拥有一份钱少但对生活葆有热情和创造力的职业、所带来的生命滋养要远远大于钱多但毫无兴趣。
她盘坐在椅子里,凝神望着被她罗列出来的一条条人生规划,没问题,按照以上这些她的确可以溯流而上,去换一种生活方式。
但等内心那股隐隐亢奋的情绪平复,理性全面回归,她开始在被圈着的“婚育”上犹疑。圈着代表不确定,至今她都不确定要不要婚育。这始终是她人生里悬而未决的一件大事。她只是“可以”不需要婚育,但不坚定和绝对。
她唯一有强烈结婚意愿的是在大四。那一年她选择留在北京,在对未来的无限期许中同许生辉约定两年后结婚。
她对任何人没有怨怼,也没有谁亏待过自己。唯一稍显耿耿不怅的就是许生辉。两人的关系已经很难用爱情还是亲情来界定。她也不在意这些。不在意两性关系里的“爱情”是否纯粹。里面揉杂着亲情友情她都 ok。
……不知道,再说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