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州之后的战争,就这么被拖延住了。
实在是耶律炊为了整体环境考量,选择了让尚州牧妩王俭重新在带水北面上位,并积极联系躲在东南山区势力,想着合围包抄了整个尚州西南部份。
但效果不好。
且不说这些地方很多山丘,需要修建道路才能畅通,就说嬴胥轩本人,他从东夷弄来了人手与人口,又派人北上收拢了一些溃逃的部民,一下在带水南方弄出了两万多人,然后分出了五千多人,分别扼守在一些山口、河源,将整个西南方经营得水泄不通。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类似唐代的局面。
北面的燕国控制“高句丽”,尚州东南部被尚州牧与相关氏族掌握,类似“新罗”,而嬴胥轩则承担起了“百济”这个角色,成功控制了熊津等地,直接完成了朝鲜三家分治。
朝鲜半岛的态势,就僵住了。
“为何不南下?”
耶律炊回到了平壤,他的父亲见面第一句就质问到。
耶律炊看着父亲,叹了一口气说:“现在南下的话,每一个士兵的损失,都是我们的家业。”
“……”
耶律大股又被儿子的话惊讶到了。
“你不是向来推崇辛屈吗?他的命令,难道不是命令?”
“固然要推崇国君的命令,但也要有自己的现实考量。打进熊津能得到什么好处?”耶律炊微微摇头,“国君要征伐南方,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既然人尽皆知,那么就该考虑如何最大利益化。
我们快速平定了嬴胥轩,或许能获得奖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