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但是能自己做采访,稿费也很不错,似乎已经可以忘了自己想做文化记者的初衷。
蒋翼每年总会固定回国几次,10年夏天,终于在国内成立了工作室。
明雨研究生毕业留校读博,同时评了讲师,带本科的课程,开始做自己喜欢的课题。
关超竟然成了航天城里新一辈的技术骨干,年底评语竟然是认真踏实,媳妇儿做老师业余开设了山货淘宝店,小本生意,但是人气很高,他们偶尔会在周末来北京。
当然还有更厉害的人,年少有成。
《人间欢喜》之后,邹航的片酬逐渐稳定,终于在毕业后两年迎来了口碑的爆发,电影海报和广告投放遍布大街小巷。
念慈的办公室从11层小小的格子间升级到了56楼宽敞的带着巨大的落地窗,可以俯瞰整个国贸夜景的豪华办公室。
郭靖家的餐饮事业红红火火,遍地开花,开发的速食零食大受欢迎,打入全国的零售市场。他和念慈成了我们聚会固定的买单人,邹航只偶尔有客串的机会。
庄远也回归我们的聚会。他毕业一年后脱离家族,回到国内入职了北京一家文化投资公司,是圈子里很有名的项目投资人,我们偶尔会在各式发布会上见到。
我们就这样开始平凡普通的大人的生活,不管是做喜欢的事,还是决定去摸索成长的责任。
一零年秋天,中秋节前,我和庄远又一次在邹航新电影的杀青宴上又碰上。
他来的时候很低调,发布会进程到一半的时候,那位舔着将军的大老板上台讲话,我们才互相发现彼此。庄远从他们的桌子转过来,坐在我旁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