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从普通副市长到常委副市长,再到常务副市长,按组织内排名,金宝昌在丹霞市领导班子里排第五。
书记,市长不说了,前面还有专职副书记以及纪委书记,可实际上,金宝昌却一直扮演着三把手的角色。
无论是谁来丹霞当书记,当市长,都得听听金宝昌的意见。
因为,有些政策,没有金宝昌点头,根本就推行不下去。
如此,也就能很好的解释,金宝昌为什么敢于不给市长石宏熙面子,让石宏熙自己去亡羊补牢了。
甚至,石宏熙补完了,金宝昌还会非常不爽。
金宝昌可是不同意京海集团的自营仓储中心和物流转运中心,建在柔上县,最后,石宏熙拍板,就建在柔上县,这不是打金宝昌的脸吗?
以金宝昌的性格,说不定就得整出点幺蛾子。
“这么看的话,咱们也应该早做准备。”
“万一,京海集团在丹霞又遇到问题,咱们可以及时跟上。”
程奎想了想,说道。
“就是这个意思。”
宋思铭提醒程奎,“丰瑞县的问题,应该尽快查清,把该处理的人全处理了,不然机会出现了,咱们也把握不住。”
“是。”
“一个好的营商环境,是留住企业的根本。”
“丰瑞县的问题,的确需要快刀斩乱麻。”
“明天,我再去找一下纪委饶书记,给饶书记加加油。”
程奎旋即说道。
市纪委和市公安局的公告,他已经看到了,目前看,组织所谓的联合调查组,反倒是一步臭棋。
联合调查,好像是整合了多个部门的力量,可实际上,想把几根绳,拧成一根绳,是非常困难的。
有时甚至会相互拉扯,起到反作用。
还不如坚定地依靠市纪委。
市纪委书记饶立,是省纪委派下来的钦差大臣,手握尚方宝剑。
只要饶立重视起来,丰瑞县的问题,便不再是问题。
中午的时候。
宋思铭接到了何志仁的女儿,何靓颖的电话。
何靓颖在社科院读硕士,学的专业是区域经济学,马上就要毕业了,但毕业前,还有一篇小论文需要交。
小论文主要以乡村经济发展为主题。
而王寨乡现在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典范,连主流媒体,都开始大肆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