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外,更鼓已敲过三响。林澈揉了揉酸痛的脖颈,却丝毫没有停笔的意思。他详细列出了三大方略:加强海防、文化同化、经济融合。每一项下面又细分出数十条具体措施。
“筑城以守,教化以安,通商以富“林澈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能听见大明未来在这声音中逐渐成形。
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林澈终于搁下笔,吹干墨迹,将厚厚的奏折小心卷起。他的眼中布满血丝,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早朝时分,奉天殿内庄严肃穆。百官依次奏事完毕后,朱元璋环视群臣:“诸卿还有何事要奏?“
林澈出列,双手呈上奏折:“臣有本奏。“
朱元璋示意太监取来奏折,展开细读。随着阅读深入,皇帝的表情从平静转为惊讶,最后定格在赞赏。“林爱卿此策甚妙!“朱元璋拍案而起,“倭国新附,确需长远之计巩固统治。“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户部尚书钱礼出列反对:“陛下,倭国已平,何必再耗费巨资修筑海防?如今国库虽丰,也不该如此挥霍。“
“钱大人此言差矣。“林澈不卑不亢地回应,“倭国银矿年产出可达五百万两,而海防建设所需不过其十分之一。此乃以小博大之策。“
工部尚书也提出质疑:“在倭国修筑城池,劳师动众,恐激起民变。“
林澈早有准备:“下官建议采用≈ap;#039;以倭制倭≈ap;#039;之策。雇佣当地工匠,支付优厚报酬。既可减少我军负担,又能笼络倭国民心。“
争论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林澈一一回应各方质疑,言辞恳切而有力。他特别强调:“征服易,统治难。若不能使倭国百姓心悦诚服,今日之胜利终将化为明日之祸患。“
朱元璋听得频频点头。当争论渐息时,皇帝站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