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铜钱,最后才是文物和玉器。
\n
在那个年代,一般的文物是卖不上价格的,一是老百姓手上没钱,二是对文物缺少价值共识,所谓“盛世文物,乱世黄金”就是这个道理。
\n
因为爷爷、奶奶、李贵才、老表四人对整个盗墓环节贡献最大,理所当然地分到了三分之一,经过统计,共拿到了46.2斤黄金,614斤铜钱、铜鉴2个、青铜和铁器文物1000余件,印章3枚,泥人和玉器没有要。河南支锅和剃头铺分到的财物与爷爷四人大体相当,至于各家如何内部分配,就由各家老大安排。
\n
乔大胡子找到爷爷,商量帮爷爷出手这些文物,说他认识很多大买家。爷爷问他能出手哪些文物,乔大胡子拍着胸脯,说:“那些金子做的,我都能给你卖了,绝不收高价!”
\n
爷爷听得晕头转向,说:“你的意思是那些铜钱和文物卖不出去?”
\n
乔大胡子说:“这些东西不好卖,要么送给博物馆,要么卖给外国人。你知道现在通关严格,外国人进不来,中国人也出不去,所以也没人收。”
\n
一旁的老表大失所望,说:“你的意思是我们偷了一堆废品。”
\n
乔大胡子说:“差不多吧!不过总有值钱的一天。”
\n
老表说:“那是不是要等到猴年马月?”
\n
乔大胡子说:“耐心等待,说不准的事!”
\n
后来爷爷和老表、李贵才商量,通过乔大胡子卖出那些零碎的、品相不好的金器,留下工艺精美的带回家去。最后用秤一称,卖出18斤半,当时的金价是一小两95元,一小两为31.25克,折合每斤黄金304元。乔大胡子按照人民银行回收价算给爷爷,共5624元。
\n
这在当时称得上一笔巨款。如何衡量这笔钱的价值呢,举个例子,1960年,有个叫王倬的人,利用在外贸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