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是因为祖上有了大内密探的历史,我们家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n
故事要从一九五三年开始说起。
\n
五三年的时候,虽然是解放后第四年,但是经济上依然不如意。城市居民节衣缩食,农村是饥一顿,饱一顿,困难时期,村里每一家都有人饿死。
\n
在历史教材中,我们总是能看到课文长篇累牍地去描述某个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但是有的历史事件持续了几十年、几百年也不会被史学家们提起。回忆历史,往往那些越是记忆深刻的事件,描述的文字越少,比如某个历史年份发生自然灾害饿死了多少人,从来没有人做过准确统计,或者说根本无从统计。
\n
我住的村子叫作全集村,当时全村一千余人,是全镇最大的自然村。村子人多,自然饿死的人也多,开始是老人,后来是中年人。
\n
位于村子东南角有一处洼地,不断有死人被扔进去,老一辈的人都叫那里是“乱坟岗”。赶上大旱,天气炎热,瘟疫滋生,死人就更多了。每年扔到乱坟岗的死人数不胜数,家里有张席子的还裹着席子,没有席子的干脆只穿件破旧单衣,把厚实的留给活人。
\n
那个年头死的人多,乱坟岗对于我们村的人来说是禁地,晚上没有人敢去。乱坟岗怪事多,传闻晚上有冒着蓝光的鬼火追着人乱跑,甚至还有人在乱坟岗唱歌。这些怪事有的是以讹传讹,有的是村民亲眼所见,但是具体情况是什么样,时隔这么多年,也无**证了。
\n
隔壁村是方圆五十里最穷的村,人多地少,每年到四五月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没吃的,我们那里叫作闹春荒。一九五三年那年,黄淮地区异常干旱,粮食大幅度减产,所有的粮食都被吃光了,地里刚出的绿芽被掐了炖汤喝,连树叶都成了奢侈品。危难之际,村干部决定带领全村出去要饭,这在当时绝对是壮举,但是也绝对不是个例。可是人刚到县城就被县里面的领导给拦了下来。村干部说村里已经没有任何能吃的了。县领导说他不管,但是绝对不能集体讨饭,说集体讨饭是给新中国抹黑。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