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珍贵的就是族谱了,用油纸包了三层,放在檀木匣子里,由老祖宗亲自背著。”
“祖祖,那时候为什么要走那么久呀?”一个扎著羊角辫的小女孩仰著脸问道,小手揪著七叔公的衣角。
七叔公慈爱地摸摸孩子的头:
“因为那时候可没有现在这样的公路和汽车啊。要翻山越岭,过河渡江,遇上雨天就得停下来等。有时候还会遇到土匪...不过,当时不是来的这里,是去的梧州那一片。”
“再后来呢?我们有时怎么从梧州来的这里?”孩子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三婆笑道:“离我们来这还远得很呢,这只是我们家和桂区的第一次渊源而已。
因为老祖宗治理地方有功啊!朝廷一纸调令,就要去京城当更大的官了。听说走的时候,百姓万分不舍,还送了老祖宗一把万民伞呢!”
祠堂里响起一片惊嘆声。苏渺不禁莞尔,三婆讲故事总是这么绘声绘色。
七叔公也在一旁点头,补充道:“其实,不止我们苏家,还有一些姓黄的,姓王的,也是从山东迁过来的,许多家族的家谱记载祖籍为“山东白马县” 或者是 『山东青州益都县』等等。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原因各有不同,有一种是被流放的,两广在古时候不是什么发达地区,离京城很远,常被用作流放之地。
许多来自中原地区(即古代“山东”范围)的人士被流放到这里,基本上很难再回去,便在当地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第二种就是宋代时南征驻军,一些將士因隨征有功,得到封赏,就在桂区西部的少数民族区域定居下来,成为地方的土官家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