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又能谈出什么呢?
陪白老唱了一首《东方红》后,李源和秦大雪就出来了。
“现在越来越多老同志怀念起老人家了,八十年代的时候,骂声还有很多。”
宽敞的街道展示著鹏城奇蹟,秦大雪挽著丈夫的手,行走在林荫道上,轻声说道。
李源道:“那个火红的年代,谁又能不怀念呢?”
秦大雪沉默了稍许道:“但是,我坚信改开是正確的道路。虽然仍有许多瑕疵甚至是谬误,可是如果不加速发展,如果没有抓住八十年代盎撒人和斯拉夫人之间不死不休的机会,中国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农民工的確辛苦,可改开前他们就不苦了么?至少,现在他们有了进城寻找工作的权利。”
改开前,农民就是农民,是没资格进城找工作的,连钱吃饭的资格都没有,更没有出远门的资格。
工人就是工人,父亲是工人,岗位可以传给儿子,还可以传给侄子、孙子,哪怕后代是个弱智,也不会传给一个农民……
李源点头道:“是啊,发展才是硬道理。老人家开天闢地,古老同样伟大。就在这个地方,二十年前无数人拼了命也要游去港岛。架起机枪、铁丝网都拦不完。现在,已经少太多了。”
夫妻两人相视一笑后,拋开这个危险话题,秦大雪道:“儿子去豫南工作,豫南相关领导可是寄予了厚望。”
李源摇头道:“受地理所限,就不要指望豫南的经济能像珠三角、长三角两大经济区高速发展了。再者,歷任正务院大佬上来后,第一站採访地必是豫南。这里是大粮仓所在,一亿两千亩红线不可动摇。为確保粮食生產,限制工业用地。这个大方向不会改变。”
秦大雪笑道:“治国说他和你谈过,你建议他发展现代化农业,搞规模化生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