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道。则德不生;离德,则物不生。
\n
根本固,则物库长久;故物昌盛者,必固其根本。圣人积天德,府天下,蓄而养之,而使天下万物皆能得其天,成其全。故谓,德者,万物之所府。
\n
所谓,“经者,万世之所奉”,是指华夏圣人所传真人真言,用以治国安民,万世之所奉,谓之经;
\n
抱神合道,通天彻地,能以道德安定天下者,谓之圣;非华夏之人,不可以称为圣;非华夏圣人之言,不可以称为经。
\n
道、德、经,三个字合起来是说,有一个亘古不变的大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易,为万物之所宗;人行于道上,则能有德;
\n
圣人阐述这个道,以及告诉人们怎么把握这个道,行道积德以蓄天下,并以治国理政的圣王经典,就是《道德经》。
\n
老子通过《道德经》告诉我们,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但世界万物都是由两个最基本的核心要素组成:一个是自然规律(道),一个是物质(名);
\n
同样的物质(名),由不同的自然规律(道)支配后将呈现不同的形态。譬如,同样是水这种物质(名),由不同的自然规律(道)支配后将呈现不同的形态:
\n
在零度以下将呈现为冰、零度以上则呈现为水、一百杜以上呈现为水蒸气。
\n
我们看到的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本质上是由元素周期表中的113种基本元素(物质——名)按照不同的自然规律(道)支配而创造出来的。
\n
所以,《道德经》开明宗义就指出了世界的本质;世界万物是由两个要素组成,一个是道(自然规律),一个是名(物质);
\n
下面,让我们以《道德经》第一章为例,对经文进行深入阐释。
\n
道可道,非常道:以自然规律(原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