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端阳节的龙舟鼓声里,沈惊鸿指尖抚过博古架上的鎏金嵌宝香炉。这是她从长公主府带回的证物,炉身錾刻的璇玑图纹在胎记映照下,正渗出细如发丝的血珠。
\n
“三姑娘!“阿灼抱着漆盒冲进来,比划着说萧衍被大理寺带走了。盒中《璇玑诗集》摊开着,夹页里的海棠干花突然无风自燃,灰烬在宣纸上拼出「申时三刻,刑部殓房」八个篆字。
\n
沈惊鸿攥紧袖中半枚鱼符——这是昨夜萧衍潜入敌国使团时塞给她的。胎记触到冰凉玉符的刹那,前世记忆如惊雷炸响:永昌三年的端阳夜宴,使臣献上的璇玑图被泼了雄黄酒,图中竟显出前朝屯兵要塞的舆图。
\n
刑部殓房的冰鉴泛着青苔味,沈惊鸿扮作仵作学徒掀开白布时,瞳孔骤然紧缩。尸体右手食指缺失的切口处,赫然插着支鎏金点翠簪——正是三日前东宫失窃的贡品。
\n
“死者是户部度支主事。“刑部侍郎举起火把,铜盆里的冰碴折射出诡异蓝光:“今晨被巡夜卫发现时,手中攥着这个。“
\n
沈惊鸿接过染血的璇玑图残片,胎记灼得指尖发颤。碎片背面用蝇头小楷写着:「丙辰科七子,血债当血偿」。她忽然捏碎腰间香囊,雄黄粉混着海棠灰洒在尸体耳后,渐渐显出一枚青色刺青——与二十年前贡院白骨腕间的状元红绸纹样相同。
\n
戌时的琅嬛阁地窖,萧衍脚踝锁着玄铁链,正用炭笔在墙上勾画脉络图。沈惊鸿提着食盒进来时,见他将《璇玑诗集》残页折成纸船,顺着暗河流向窗外明月。
\n
“郡王好雅兴。“她掀开食盒,糯米鸡的香气混着雄黄酒辛辣:“大理寺说你私通敌国,证据是使团丢失的鱼符。“
\n
萧衍忽然拽过她手腕,刺青与胎记相触的瞬间,墙上炭画竟浮现血色光点:“三姑娘可还记得《烬棠图》第四重释义?璇玑图里藏着前朝藏宝地,而钥匙...“他指尖划过她颈间,勾出那枚贴身戴着的海棠银锁:“是你周岁时,我亲手戴上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