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里说,幼儿的安全感建立,需要稳定的情感回应。”
\n
王女士低头看了眼睡熟的儿子,他的小拳头还攥着苏蘅的衣角。
\n
“你……明天能和我聊聊吗?”她轻声说,“关于……怎么让他知道,我永远不会不要他。”
\n
苏蘅望着窗外的夜色,远处写字楼的霓虹在玻璃上投下模糊的光斑。
\n
她想起导师说过的话:“每个哭闹的孩子,都是在用最笨拙的方式说‘我需要你’。”而她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笨拙”翻译成能被理解的语言。
\n
床头柜上的恐龙玩具在月光下投出小小的影子,像个站岗的小战士。
\n
苏蘅摸出手机,在备忘录里记下:“小杰的分离焦虑触发点:母亲情绪急躁/提及‘生气’‘不要你了’等关键词;潜在需求:通过激烈行为确认母爱稳定性。解决方案方向:依恋理论中的‘安全基地’建立,设计亲子专属互动仪式。”
\n
窗外的风掀起窗帘,吹得书页沙沙作响。
\n
苏蘅合上书页时,瞥见《发展心理学》里夹着的便签,上面是导师的批注:“观察是改变的开始。”
\n
今晚的月亮很圆,照得小杰脸上的泪痕像撒了把细盐。
\n
苏蘅轻轻替他掖好被角,目光落在他攥着自己衣角的小手上——那姿势,像抓住了什么珍贵的安全绳。
\n
清晨的阳光透过纱帘漫进客厅时,苏蘅正蹲在地板上整理小杰散落的拼图。
\n
王女士端着两杯豆浆从厨房出来,杯壁上的水珠在她指缝间洇出淡湿的痕迹——这是她今天第三次看表了,秒针刚跳过七点十五分。
\n
“苏老师,“王女士把豆浆放在茶几上,杯底与玻璃台面碰出轻响,“昨晚你说的那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