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
只有大事、或内阁拿不定主意的事,才送到凤明那里去,由凤明定音。
也正是这一部分,颇有争议,凤明算是个武官,领兵打仗厉害,朝政的事情并不擅长,内阁都拿不定的主意,硬要他定,也着实为难。
于是凤明之下,内阁之上又有个‘议事堂’,专为凤明出主意。
议事堂组成人员有:司礼监掌印凤明、司礼监秉笔太监汪钺、锦衣卫同知严笙迟、怀王景沉、内阁首辅甄岐、太师李纪仁、户部尚书邱赡。
怀王作为其中唯一的皇亲,却是没有实权,对凤明极为谄媚。
甄岐、李纪仁、邱赡三位俱是文臣,总是吵不过汪钺和严笙迟。汪钺能哭,每次说不过就哭,好像他们仗着读书多欺负人一样。文人议事,都是谁有道理听谁的,同凤明议事,确实谁哭声大听谁的。
凤明的议事堂因此而被诟病,‘阉人篡权’的说法也因此而来。
景恒夹了粒花生:“我原以为九千岁会事事插手,如今听来也不尽然。”
“管不过来啊,每日折子都几千上万的,又事儿的写折子,没事的也来问安,一个人,神仙也看不过来,有内阁呐。内阁做不了主的、有关皇室、藩王的才找他。”
冯尚书摆摆手,又抿了口酒,抖了抖,哈了一声,一副酒蒙子模样。
冯尚书饮尽了酒,下人提壶为他斟满,这下人的手骨节很大,像是个习武之人,景恒一看,方圆脸、眼窝很深,鼻梁高挺。
景恒问:“这不是中原人吧?”
冯尚书抬起眼皮:“外族的……哪个族来着?”
那下人躬身,说汉话,音不大准,但能听懂:“突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