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爱卿平身。”张焕忽然发现一个秘密,那就是含元殿的构造极为高明,偌大可以容纳万人地大殿里,声音不用太大却能远远传出。尤其是他龙座的位置,回音的效果更好,他随意的一句话也能放大成威严的语气传送出去。
他考虑着殿内声音的奇妙。却一时走了神,众官归位,这时裴佑上前一步道:“新皇即位,万机待理,但迎新送旧,首先须确定先帝庙号。太后已定先帝庙号为黔宗,请陛下定夺!”
张焕已回过神,他微微点头,“准奏!”
这时,崔寓也上前启奏道:“纪元新开,陛下的年号也需要首先确定,请陛下先定年号,以便史官纪元。”
张焕沉吟片刻,缓缓道:“中:是故圣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朕出身微末,深知民之艰辛。深知国之困弱,朕虽然不敢妄与圣人比肩,但大乱后必大治,朕愿以大治为励精图治之意,故定年号为大治,与众卿共勉!”
说到这,张焕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他站起身道:“太宗有,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焕不才,愿效仿太宗从谏如流,朕就此宣布,终朕一生一世,我大唐不以获罪、不以谏受刑,愿众爱卿与朕一起励精图治,早日重现大唐的繁盛。”
大殿里一片哗然,众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以获罪、不以谏受刑,这是大唐一百多年来从未有过地事情,就连从从谏如流的太宗皇帝李世民也没有给自己下过这样的约束,这可以说是为臣者所梦寐以求地理想,千百年来敢说真话者又有几人能够善终?
大治、纳谏,众臣们忽然感受到了这个年轻皇帝的渴望大唐强盛的迫切,几乎所有的人都被感动了。
韩、裴佑、崔寓、杨炎、李涵等等重臣纷纷站出来,他们激动地施礼道:“臣等原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随后的大朝足足进行了五个时辰,漫长但不沉闷,这次朝会涉及到将来的权力走向,被所有人关注,除了确定先帝庙号及新帝年号外,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地重大体制变更,首先就是废除以由世家朝政而形成的内阁,重新恢复政事堂,以中门下平章事为相,暂效仿天宝年间体制,设左右相各一人,为首相,以六部尚为次相,为首相辅弼。
同时又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人事任免,裴佑毫无悬念地成为第一任右相,为百官之首,辅佐君王总领天下大政;崔寓出任第一任左相,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令参总;在六部尚中,吏部尚由崔寓兼任,户部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