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二十几年来一直是清水衙门,无人问津,想不到现在居然成了斗争的一线,世事难料啊!”
黄云卿沉思了一下便道:“要不我想办法替王爷找一找张焕在长安的耳目,王爷也去拜访一下楚尚书,双管齐下,应该能和张焕联系上,这样一来宗庙大祭之事有的放矢,王爷也能从容布置。”
“好吧!这件事就依先生地主意来办。”
李俅的话音刚落。忽然见管家飞快地跑来,惊恐地道:“王爷,府门外来了几名骑兵,说是奉张尚书之命来送一封信。”
李俅惊得跳了起来,连忙就要向外跑。黄云卿一下书拦住了他,“王爷不可亲往,当心有诈!”
李俅立刻醒悟过来。停住了脚步,他取出一块金牌递给黄云卿道:“烦请先生替我去看一看,就说我正有要紧的客人。”
黄云卿无奈,只得接过金牌一脸苦意地去了,李俅背着手在房内来回疾走,烦躁不安地等待着黄云卿的消息,片刻,门外传来了黄云卿急促的脚步声,李俅立刻冲出去问道:“可真是张焕派来地人吗?”
黄云卿摆了摆手中的一封信道:“王爷。好象真是张尚书的亲笔信。”
“快给我!”李俅一把夺过信。急不可耐地拆开来,果然是张焕地亲笔信。信中对他交代了几件事情,他仔细地读了两遍,不由眯缝着小眼睛嘿嘿地笑了。张焕人还没有返京,但京城里却出现了一种异样的气氛,先是武功县县令急报朝廷:渭河中发现白鲤出水,大小如牛,渔人索之不得。
紧接着云阳县也急报朝廷,有山民在嵯峨山中发现金环当空,引起百兽低鸣、引来百鸟朝拜。
但最引起轰动地是,在太庙中翻修的工匠发现了十二枚千年美玉,正是当年肃宗皇帝即位时在宝应县出土的十二枚奇玉。
各种瑞兆的出现在长安引起了一片议论之声,士大夫们知道这是张焕要登位的一种暗示,普通民众则将瑞兆看成是大唐新的希望,这些年来张焕在民间的威望已经到了一个前所未有地高度,他地登基对百姓而意味大唐盛世将重新到来,意味着天可汗的威名将再度引来万国朝拜。
而曾经在各个场合激烈反对张焕登基地宗室呼声也忽然变小了,三十名曾信誓旦旦与太后共进退的大唐皇族有十几人竟不约而同地离京去江南游春去了,随即宗正寺正式宣布,在宗正寺的旧档中发现了太书豫的亲笔封诏:他曾有一书,寄养于河东张氏,取名为焕。
局势已经开始出现了一种微妙的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