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比较足的生产车间。
\n
作坊面积很小,一眼扫之,简单看一圈出来,曾慧兰主动找话题道,“你请苏姗托代言,把她的形象印在包装上面,这是正确的行为,但是...不够。”
\n
这是要上课啊,陈响把腰弯低一些,言语客气,“曾总请示下,晚辈洗耳恭听。”
\n
“不算示下,只是一些建议,先说市场定位,你要明白棒冰存在的初衷是什么?”
\n
陈响思考回答,“解暑?”
\n
“就是解暑,你最好能用最简单的材料,生产出一款最便宜的产品,满足低收入消费者。”
\n
“如果你愿意生产这种廉价棒冰,包装上面不能是美女图案,试试怀旧风,复古包装,让人形成童年记忆。”
\n
“当然,”曾慧兰走到四方桌前坐下,继续介绍道,“不能只生产廉价产品,廉价产品只是培养长期客户,让他们从小记住纯椰冰这个品牌,想要赚钱还得把产量和价格卖上去。”
\n
“谁对价格最不敏感?没错是青少年、年轻人,他们喜欢动物、星座、明星、火影、海贼,这些都可以上包装。”
\n
“包装要下功夫,产品种类也要丰富,你们目前产品种类太少。”
\n
“值得称赞的是辅冰柜,这在我看来是很惊艳的销售行为,把地摊带到一个新境界,但一定要记得渠道为王,把货铺到每个毛细血管,与品牌便利店达成合作。”
\n
“另外,你要想办法制造话题,比如给环卫工人送棒冰;你的工人勇救落水者,上电视借机表场纯椰冰一番,等等类似手段。”
\n
陈响静静听,听不过来拿笔记。
\n
“最后给你一个公式,”曾慧兰介绍道,“差异化产品+情感故事+社交传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