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盛夏的风裹挟着稻花香吹进“初心如嫣”的空中花园,张子豪蹲在梯田模型旁调试土壤湿度传感器,水稻根系穿过玻璃地板,在楼下会议室的天花板投下晃动的阴影。“每根稻穗都连着区块链溯源系统,”他指着大屏上的3d模型,“消费者扫码能看到插秧时的视频——那个弯腰的老农,去年还在直播间骂我们是骗子。”
\n
王诗嫣的工牌换成了防水材质,背面刻着“菌菇虫洞=自然勋章”的钢印。她正带着实习生给露台的桂树嫁接抗虫枝条,手术刀划开树皮时,渗出的树脂在阳光下凝成琥珀色的珠子——那是去年桂树自愈时分泌的防护层,现在被提炼成了“初心树脂胶”,用于粘合农户送来的破碎农具。
\n
刘诗诗的直播背景不再是精心布置的布景,而是真实的菌菇棚。她跪在木屑里转动镜头:“看这簇平菇,昨晚还只有指甲盖大。”屏幕右下角的“认养菌棒”按钮旁,跳动着实时更新的认养人留言:“北京李女士:给菌农大叔换副新手套”“广州张先生:给棚顶补块塑料布”。突然有弹幕问:“诗诗姐,你脖子上的红印是怎么回事?”她撩起衣领笑:“是被菌棒蹭的,跟大叔们的晒伤一样,对吧?”
\n
技术部开发的“泥土滤镜”上线首日就被农户们刷屏——滤镜不会磨平皱纹,只会增强泥土的颗粒感,连农具上的锈迹都清晰可见。“我们测试过,”程序员举着手机蹲在稻田里,“用这个滤镜拍板栗,虫洞反而更明显,但销量涨了200%,因为买家说‘这才是真板栗’。”
\n
刘菲菲跪在初心碑林前,用桂树树脂给每块石碑描红名字。碑底的幼苗已长成小树,其中一棵的叶子形状像极了被她p掉的菌菇虫洞。“上周有农户来摸石碑,”她指着碑身上的指纹油垢,“他说‘名字被描红了,就像伤口结了痂’。”不远处,王强正在给“农具博物馆”挂犁耙,每件农具都贴着二维码,扫码能看到它的主人被克扣助农款的具体日期。
\n
最震撼的是“忏悔稻场”的丰收——去年刘菲菲撒草木灰的露台,今年种满了农户捐赠的稻种。秋收时,她用木锨扬谷,谷粒落在去年撒灰的地方,堆成一个微型金字塔,阳光穿过谷堆,在她脸上投下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