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十年后?”难道这是在暗示,新君不会在位太长的时间,而他名义上唯一的儿子朱瑞也无意争夺储君之位,将来的继承人仍旧会是太子殿下朱珞?
万隆不清楚这是不是朱瑞在暗示些什么,但他心里知道,尽管自己很盼望能尽快成为权臣,却无论如何也不希望只能风光十年这么短的时间。十年后他连三十岁都还不到呢!如果不能维持好前程,还不知道会如何被父亲嫡母与兄弟姐妹们嘲讽,那样的日子太难过了。
万隆咬了咬唇,又问:“请问王爷,另一个选择呢?”
朱瑞笑了一笑:“另一个选择就是,你从现在开始认真读书,试着下场考科举。我记得你从前就因为功课好而闻名,只是被嫡母打压,完全没有下场应试的希望,方才改走了武职的路子,从燕王府出仕。但现如今,你不需要再担心这件事了。你与我是连襟,哪怕你的嫡母会犯糊涂,你父亲与平昌侯也不会容她妨碍你的前程。只要你的学问足够深,文章足够好,能在科考试场上打动考官,你就不愁得不到功名。只要你拥有举人以上的功名,我就能安排你进通政司去任职。你心里应该很清楚吧?通政司里的官员,论前程、论身份地位,都不是区区兵部小吏可比的。”
万隆的呼吸顿时急促了几分。他当然清楚进了通政司意味着什么。通政司主官焦闻英在正三品的官位上待了将近二十年,连内阁都没进,可满朝文武谁也不敢小看了他。他是个孤臣,谁的面子都不需要给,但旁人仍旧需要保持对他的敬重。倘若他能成为焦银台这样的人,整个平昌侯府都要在他面前卑躬屈膝,他这辈子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万隆咽了咽口水,尽可能镇定地回答朱瑞道:“王爷知遇之恩,下官感激不尽!”他已经明确地选择了自己将要走的路了。哪怕这条路明显更难走,得到权力之前要苦熬的时间也会更长,但无疑比第一条路要更加光明。新君朱晟继位之后,都没能动摇焦闻英的位置,可见一个通政使做得好了,即使皇位上换了主人,也不会对他有所影响。要是储君朱珞真的会在十年之后登上九五至尊之位,这十年的时间正好够他把自己送进通政司中层官员阶层。将来再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