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认为自己很清楚自己所有儿子的品性与才能,会选择立四皇子为储君,也是经过了长久谨慎的思考,才做出的决定。三皇子无论人品还是性情都不足以为君,今日所为更是暴露了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孝不悌无父无君的真面目。怎么能因为这种卑劣之人的信口雌黄,便要剥夺一位称职的皇储候选人的继位资格呢?那岂不是成了笑话?以后无论皇帝要立哪位皇子为储,随便什么人跑出来说这位皇子命不久矣,就把立储的旨意作废了?这也未免太儿戏了吧?!
所以,立储的旨意还是要继续颁布天下的,立储的仪式也要照常进行。虽然因为皇帝的身体问题,明天是不可能按照计划进行仪式了,但在皇帝身体有所好转之后,这个仪式就会顺利进行下去。谁也别想阻止!
皇帝不等一干宗室们说什么,就给工部下达了命令。原本给三皇子出宫建府所准备的那块地,可以收回来不用了。就算已经打好了地基,连图纸都出了,也不需要理会。皇帝不打算再让三皇子按照旧例出宫建府了,关于这个儿子的封爵与将来出宫后的住址,他另有安排。
皇帝在这里还说了句笑话:“玄武湖上的别院还有几个空置的院子,多住个人进去,废太子兴许还会觉得热闹些。”
好些宗室听得面色发白,但也有许多人表情镇定,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外臣们则大多平静地接受了皇帝的旨意,甚至还有以大理寺卿左肇知、通政使焦闻英以及赵大学士为代表的一干清流文臣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们无法接受一位品德低下的皇位继承人成为自己效忠的君主,认为四皇子是最合适的储君人选。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但他们身为臣子,会替皇帝与皇储处理好朝政,确保大明江山稳固,不会因为皇位更迭而发生任何动荡的。
文臣们的想法很简单,皇室又不是没有发生过因为没有皇子可以继位,只能从旁支宗室过继嗣皇帝的情况,当时在前辈大臣们的坐镇下,没发生什么大的危机,那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