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免会产生某些想法,比如“三孙子对正牌未婚妻蓝氏真是太过刻薄无情了,就算将来成了婚,也注定会是怨偶”,又或是觉得“三孙子与萧琳两人也太不要脸面了吧”。再加上她如今对三皇子朱玏的观感正降到最低值,听了谢慕林偶尔说起的蓝氏消息,也会有一种“让蓝氏嫁给朱玏真真是糟蹋了人家好姑娘”的想法。
太后有时候也会跟永宁长公主与谢慕林提起对蓝氏的印象:“生得确实美貌动人,也有自己的心机,但大体上也不算是出了格。当初她选太子妃时闹出来的丑闻,其实不能算过分。同时应选的闺秀中,做同样事情的人不止她一个。只是其他人都没入曹氏与朱瑸(废太子)的眼,朱瑛(前二皇子)就没放在心上,懒得去宣扬罢了。本来,最终入选的三名闺秀,无论是蓝氏还是冯氏,都应该成为太子侧妃才是。如此,东宫后院一正二侧的位置便算是都填上了。可曹氏自有私心,朱瑛又在里头添乱,最终蓝氏和冯氏都受名声所累,只能黯然出宫,仅有薛氏成了最后的赢家。”
不过,从长远来看,很难说嫁给世家子弟的冯氏与即将成为三皇子正妃的蓝氏,和成了太子妃却又因为太子被废而只能依附太后度日的薛氏相比,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输家。
太后对蓝氏的一些优点还是挺欣赏的:“心很细,擅长察颜观色。当初她们几个在哀家这儿吃茶时,她头一个发现哀家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过后闲话家常时也刻意投哀家喜好。作为孙媳妇,她这样的性子很容易讨长辈喜欢。若她长相更端庄一些,兴许会更走运一点儿。”至少不会在与汾阳王世子议亲时,被对方父亲嫌弃。
太后其实不介意蓝氏生得娇媚,言语作派也不象是一般大家闺秀那般端庄稳重。她在宫里见惯各种美人了,尤其是先帝朝时,后宫百花争艳,什么风格的美人都有,因此她清楚有些女子的作派是刻意调|教出来的。蓝氏明明是伯府千金,却还要学这等作派,而不是做个端庄雍容的大家闺秀,显然是冲着太子宠妃的位置来的。目的不用说,是为了振兴家族。曾经的老牌勋贵寿昌伯府,竟然要依靠家中女儿牺牲美色去挽救家族的衰败,这是蓝家男子的无能,也是蓝家女儿的悲哀。蓝氏会不惜牺牲自己的名声,花费数年的时间改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