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支应不出来了。至于外头的侍卫们,谁又能担保对方不是被居心叵测之人暗中收买了呢?贸然派人去见小儿子,小儿子不可能不见身负皇命的宫中使者,那岂不是让他直接落入了随时有可能遇刺的危机之中?与其冒险,还不如一个人都不派过去,更干净利落。反正,皇帝但凡有书信要给小儿子,派信鸽就可以了,不愁小儿子会因为见不到他派去的使者,就胡思乱想什么的。
面对皇帝的种种解释,燕王与朱瑞都没再提出异议。虽然朱瑞觉得皇帝的做法太过消极了些,但他还是给四皇子写了一封亲笔信,托永宁长公主捎去了扬州。而皇帝也明白,有些事不好说得太明白,可老娘亲这边是不能不安抚的,所以太后没有再逼他,而是另外委派了永宁长公主作使者,给孤身在外过年的四皇子送去了年礼与赏赐,权作安抚,他也没有再阻止。
反正,永宁长公主总是忠诚可靠的,她又没有带去宫中的任何一名侍从或护卫,随行人员不是从小服侍她的奴婢,就是马家的世仆,不可能有人被太子、曹家或是三皇子、萧家人收买。她的随从也不见得有资格面见四皇子,只要永宁长公主不会做出不利于四皇子的事,也就足够了。
永宁长公主匆匆走了一趟扬州,直到除夕早上才匆匆赶回了京城。这一路还算顺利,没遇到什么波折。她眼下才有空闲,把扬州之行的种种细节禀报太后,尤其重点描述了四皇子是如何思念太后与皇帝,以及乔美人,如何盼着早日回宫,以及每日在大明寺祈福、参拜,该为太后与皇帝做的事一样也没少做等等。
她还提到,四皇子清瘦了不少:“他说是在庙里吃斋,又走动得多了,方才如此。但儿臣瞧他的气色,便知道他平日定然没少为母后和皇上担心。这么久不能见到亲人,身边连个熟悉的伙伴都没有……他过了年才十三岁,真是难为四殿下了。”
太后听得心疼,可是皇帝的心意坚定,她又没办法劝,除了叹息,也没有别的法子。她只能对女儿道:“若是过了年,皇上还是不打算改变心意,你就想法子打发个孩子过去陪一陪珞儿吧。他一个人实在是太孤单了,除了身边侍候的人,也没处说话解闷去。你的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