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皇帝差一点儿就要迁都了,提前运了两批藏书过来,放入了文渊阁。虽说珍本古籍不多,但就算当时是新书,如今也都是不多见的古书了。我父王虽然不敢轻易去借阅,但偶尔也会帮母妃拿几本书回来看的。文渊阁里一直有人执勤,风干物燥时节,还要天天往阁中的大水缸里挑水,免得起火呢!”
但由于紫禁城少有居民,燕王府又无意向外宣扬,所以,直到四皇子随太后来到北平,入住这座比京城皇宫更加庞大的行宫,方才偶尔发现了文渊阁藏书。
四皇子还对谢慕林道:“我粗粗看过阁中藏书数目,因为太宗驾崩得早,只来得及运了几万册书过来,因此文渊阁一半的书架都还没充满呢,当中只有些最常见最有名的经史子集,其余倒是各种行军打仗、天文地理、医药技工之类的杂书为多,还有好些,谁也看不懂是什么东西,据说都是太宗皇帝的手记,足足有几十大箱呢!嫂嫂似乎爱看杂书,闲暇时只管借几本回来,打发时间就是了。除了舆图不能出紫禁城,其余的都随嫂嫂高兴。”
谢慕林看着四皇子,没法去形容自己现在是什么心情,只觉得好象忽然天上掉馅饼了一样。她只能努力按捺住心中的激动,维持着礼貌的微笑,起身向四皇子行了一礼:“那我就谢过四殿下了。”
第1235章 体贴
谢慕林现在的心情挺激动,但又不好在永平郡主与四皇子面前显露出来。
她估计这两位主儿都不太明白,紫禁城文渊阁里所谓的杂书或太宗皇帝手记,对她而言意味着什么。
虽然永平郡主在世代崇尚太宗皇帝的北平长大,而四皇子也能理解技术改革对于生产力的重要性,但他们毕竟还是古人的思维,心里并没有太把那几万册所谓的杂书当一回事。兴许北平作为军事重镇,在此当家的燕王会时不时借些军事、地理相关的书籍出来做个情报参考,但除此之外的其他东西,他们可能就不会太放在心上了。四皇子只重复了一句话——舆图不可出紫禁城,就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