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母身分不明,又是庶长,朝臣们顶多觉得太子有了后嗣,却不会觉得这个孩子会成为太子的继承人的。
“薛氏再无用,好歹也是薛老太师的亲孙女儿。即使薛老太师重伤致仕,已经无法在朝中给太子带来任何助力,但他门下还有几个追随者,往日在朝中也算是有些威望。太子对待元配薛氏如此冷淡无情,朝臣们见了,断不会有什么好感的。三殿下固然有偷袭薛老太师的嫌疑,但好歹还有个萧家与他一同背锅,多少还能洗刷些名声。太子如今明晃晃地宠妾灭妻,哪怕算不得什么大过错,在朝臣们眼里,也远非明君所为。此事之后,朝中反对易储的声音,只怕会小许多。”
朱瑞早就看到了万隆发过来的相关情报:“确实有几位翰林学士与御史参了太子一本,认为太子偏宠庶妾太过,有宠妾灭妻的嫌疑,还有人建议太子贬斥王氏,将新出生的女儿交给贤良的太子妃抚育,以免皇嗣日后被王氏给教坏了。太子在东宫不得擅出,但闻讯之后,曾经在人前大骂过那名臣子足足一个时辰之久,事后还给承恩侯府送信,要承恩侯教育那人。只是承恩侯府没有动作罢了。”
因为这件事,御史台普遍都觉得十分不满,认为太子被王氏迷惑,已经昏了头了。王氏不但不能再留在东宫,最好直接处死,以免再惑乱君王。如果非要考虑她已为太子生下一女,诞育有功,那也必须把人送进皇家寺庙里出家修行才可以。反正,人是绝对不能再留在太子身边的!
皇帝虽然觉得御史们的话很有道理,无奈太子痴恋王湄如,坚决不肯把人送走,皇帝只得由得他去了。大概也是因为皇帝本来就有心要废了太子,所以并不打算在这种“小事”上头计较太多,反正等太子被废,他要不要偏宠王湄如,都影响不大了。
御史台行动失败,对太子的观感差了不少。眼下似乎只缺了个废太子的理由,他们就能直接上书皇帝,支持易储了。所以朝中百官也并非个个都是死脑筋,利益攸关的时候,他们才不会管什么“废长立幼不祥”的规矩呢!
燕王听着朱瑞的禀报,冷笑连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