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学习怎麽做一个王臣,所以就不再跟着学习,但,他一直从心里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先生。
于谦也眼眶微红,却知道此时不是伤心的时候,他握紧郕王的手,低声道:「殿下当命礼部厚葬杨首辅,然后晓喻天下,命两京丶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入京师防御。」
郕王连连点头。
但也有朝臣表示反对,一直通晓天象的徐埕就出列大声道:「殿下,天象有异,再居北京恐有倾覆之南,请朝廷南迁,迁都回南京。」
于谦闻言大怒,大声道:「提议南迁的人当斩首!京师乃天下根本,只要一动大事休矣,难道不见宋朝南迁的故事吗?」
徐埕素来识时务,于谦这麽剧烈反对,他立刻不吭声了。
但同样有意南迁的其他大臣却不愿意就此退缩,坚持己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此时就应该保住力量南迁,否则,一旦事败,那才是天下休矣。」
于谦目视众人,激烈地道:「若失去中原,使大明重显宋朝之祸,令汉人重覆北元汉人之难,我等有何面目再活世上?」
此话一出,满殿再无人提议南迁。
郕王也不想南迁:「太祖皇帝深恶北元,我也是太祖子孙,怎能丢弃兄长和百姓南迁?」
既然不南迁,接下来就是解决事情了。
经大殿一事,郕王看出,满朝文武此时惶惶然,大家好像都怕出错,却又都偏激,能为首者,竟是兵部侍郎于谦。
于是,郕王当即命他主事,调派各地备操军入京抵御瓦剌。
除此外,他们还需要即刻给大同丶宣府等边镇下命令,是坚守,还是先把皇帝弄回来,都需要一个章程。
众人心中明白,想把皇帝弄回来千难万难,当下唯以大明江山和百姓为重。
宋朝徽钦两帝的经历犹若眼前,想把皇帝抢回来,除非他变成一具尸体。
于谦抬头看向郕王,知道,为今之计,只有郕王登基,让流落在外的皇帝份量变成最小,让也先手中的人质失去作用。
大朝会一结束,于谦就找上王直几位重臣,拉着他们去见太后。
后宫正一片乱。
太后听说皇帝被俘的消息后先是一晕,醒过来后,皇后正在打包自己的细软,打算让人送到边镇去赎回皇帝。
太后眼泪哗哗流,她知道,皇帝是赎不回来的,但听说瓦剌和宣府总兵杨洪索要财物,所以给他们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