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目光一扫,最后看向李时勉:「潘洪长子潘岳在国子监中读书……」
李时勉:「你们倒是会挑,潘洪已经得罪过王振,他现在又不是御史了,再让他弹劾王振,只怕……」
杨溥:「潘洪乃潘筠之父。」
李时勉立刻改口:「倒可以一试。」
潘筠现在功劳可不小,不仅进献了银山,嗯,虽然银山是在外国;
还进献了港口,嗯,虽然港口也在外国,需要自己派人去管理;
更重要的是,她还和工部一起开采了白银,运回来二十万两白银。
陛下一向心软爱面子,哪怕是看在潘筠的面上,他也不会对潘洪做什麽的。
不趁着这时候多做些事,还留待何时?
几人在内阁又商量了一下其他的事,最后确定方针,只要陛下同意分级固定国礼,那他们就可以退一步,让内府参与到银山的开采中,但同时,全面打开海禁。
在广州丶泉州丶福州丶宁波丶苏州和天津卫等地置市舶司,允民船下海,并规定每年各个海域的休渔期,在休渔期外,允许渔民下海打渔。
不勉强已经内迁的渔民回迁海边,也不勉强他们弃地下海,朝廷每年只向渔民收取人头税,暂不多置税。
曹鼐补充道:「规定每次运回的倭银按照一定比例入内库和国库,国库至少要占七成!」
见大家都默默地看他,曹鼐磨了磨牙,改口道:「底线是五成。」
大家这才收回目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