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最后算帐时,薛韶的帐上就不止二十万两了,按照一开始约定的,把银子分给送来矿石的各方之后,馀下的,薛韶记在公帐上,让匡平和王璁用作矿上的花销。
王璁也分了不少,他一块不留,直接分给了宋大林等人。
然后去找了匡平,笑道:「我小师叔和朝廷的约定已经达成,这第一船的白银全部运回去交给朝廷,接下来,我们便各炼各的,互不相干。」
匡平一肃,知道接下来,他们得全部靠自己了。
宋大林分到了四十八两银子,其中二十四两是工钱,他每个月工钱是六两,但另有一两的高热补贴和一两的思乡补贴,所以每月到手八两。
他们来这干了三个月,发了三个月的工钱,馀下的二十四两则是王璁给他们的奖励。
用王璁的话说是:「我们只有这麽点人,炉子是新建的,一切都是新的,大家能在如此艰难的时刻在三个月内完成朝廷的任务,当嘉奖!」
「之后,我们再炼银便是为自己而炼,从今以后,你们基本的工钱不变,增加分红,分红便根据每季炼银的总额和个人的贡献来算。」
他大声道:「我知道,诸位跟随我小师叔跨越山海到异国他乡,就是为了赚钱,为了把日子过好!我既从小师叔手上接过你们,便秉承她许下的诺言,与大家共患难,共富贵!」
宋大林等人捂着怀中冰凉的银子,心口却热腾腾的,攥着拳头大声应和:「共患难!共富贵!」
相距这里一个山头的匡平站在山岗上遥望,听到隐隐的呼啸之声,不由叹息一声:「朝廷若不派大军来,此银山我们只怕抢不过王璁。」
一旁的锦衣卫觉得他想得太多了,道:「这船白银运出去,过不了多久这里的倭人都能察觉,与其担心王璁,不如担心这些倭人。」
匡平道:「室町幕府已经把大森乡给我们做汉乡了。」
锦衣卫:「大人,幕府的大将军可做不了地方大名的主,不说这混乱的倭国,便是我大明,不也是强龙不压地头蛇?不然,江西丶浙江和福建一带私采银矿的事为何屡禁不止?」
匡平沉默。
锦衣卫道:「潘筠将此银山进献给朝廷,转身却又让其师侄开挖银矿,便是算准了我们不能独享,包括那些江湖人在内,全是抱着能挖一天是一天的想法在挖。」
所以大家虽有竞争,却很团结,因为在他们之外有更强劲的对手在呢。
潘筠算死了这一点,王璁亦知道,所以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