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
潘筠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趁机多与家人说说话吧,此一去,可能要好几年才能回来。」
王小井应下。
村里的五个青年选择决定跟着王小井去倭国。
一来,他们都在衙门的名单上,不离开,衙役隔三差五上家里来,只怕父母亲人不得安生;
二来,他们跟着去,并不只是因为王小井,更多的是因为潘筠和王璁。
他们相信潘筠和王璁的能力丶品格,去了,不会吃亏,说不定还能闯出一番天地来。
家里人一听说他们要跟着王小井走,顿时一片骂声,待听说是跟着潘筠和王璁乾的,家里人又安静了,最后道:「去就去吧,既然跟着潘筠,那就好好干,可别再惹祸了。」
他们没敢多说,只是一味的点头。
家里人这才放他们去睡觉。
第二天,整个三清山和汾水村的人都起晚了。
潘筠反而起得最早,因为她没喝酒,身边还睡着一个同样没喝,但醒得早的小十一。
潘筠拎着她去厨房煮粥。
等王费隐困倦的眯着眼睛来漱口刷牙,她就让小十一给他倒水。
王费隐摸了摸她的脑袋,和潘筠道:「我昨晚上和王老丈说好了,小十一和小妹差不多大,可以把两个孩子放在一起养,我们出粮食就行,一个月二十斤。」
潘筠:「菜呢?还有衣服鞋袜的钱。」
王费隐挥手道:「都不重要,菜她能吃多少,隔三差五送两颗菜下去就行,王家也不介意这点,至于衣服鞋袜……」
王费隐低头看只过他膝盖的小十一,和蔼的摸着她的脑袋笑道:「小十一啊,你已经会端水了,可以学拿针了,我教你缝制衣服好不好?」
潘筠无语的盯着他看,默默地转身回厨房继续煮粥。
果然,二师兄不在,把孩子寄养在山下是正确的。
妙真和妙和一听说小十一还要自己做衣服,俩人立刻翻箱倒柜的找起来:「我们小时候的衣裳都送人了,倒是去年穿短的衣服还在,我们改一改,就可以给她改出三件来,就够换洗了。」
她们穿的全是道袍,款式单一。
潘筠在小十一身上比了比:「又是一个小道士。」
比着比着,她叹息一声。
妙真:「小师叔是想她的兄姐了吗?」
潘筠:「那麽多孩子,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