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只是丢掉乌纱帽,若不成,你这条性命……」
皇帝杀起贪官来可不会手软,尤其是蔡晟这样有点根基,但根基不深的官员。
那是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蔡晟一抖,立即道:「成了,成了,就要成了,请大人再给我几天时间。」
于谦沉着脸道:「距离你说的三天还有一天时间,可我看你这两日悠闲得很,蔡晟,本官没那麽多时间跟着你耗,若你不能在原先说的最长五日内解决……」
蔡晟连连磕头:「下官一定可以,下官这就去约见宋大林。」
等蔡晟和吴师爷离开,卢远不解:「大人分明可以自己立这份功,为何要交给他去做?」
有潘筠做中间人,有很大概率可以谈下来。
于谦道:「我们是京城来的官,待一阵就走了,地方治理还是看地方官吏。
我今日是可以抢这份功劳,但我走之后呢?下一任县令若和蔡晟一样,玉山县的百姓不过是从这个坑里跳到另一个坑里。」
卢远:「功劳交给蔡晟就可以避开此坑了吗?」
「未必,但机率更大,」于谦道:「我乃钦差,不管是免除二钱税银,还是减少劳役,都可直接向朝廷禀报,请陛下下旨,但旨意到了地方,怎麽施行,施行到何种程度则是地方官员说了算。
今日听从圣命免了税银和劳役,明日他们就能罗列其他名目再收钱,更不要说劳役一直归地方衙门发派,除非陛下下旨强令某地解除部分劳役,否则,此事断绝不了。」
而让皇帝下旨是不现实的。
倒不是皇帝不愿意,而是,地方劳役牵涉甚广,便是大灾大荒时,皇帝也多是免除地方赋税,而不插手劳役。
劳役这一块,只能寄希望于地方官员的品德。
比如明仁。
他在的时候,劳役也苦,但每年所发劳役很少,短役是十户抽其一,长役是三十户抽一,孤寡老人不在其列。
哪像蔡晟,短役每户都要出人,抽到长役也不免除短役,以至于竟有一户要出两丁男,各服长役和短役。
王小井家从富农破产成贫民,最后走投无路造反,不就是因此家里同时要服短役和长役,几无喘息之机。
于谦想到这里,眼中闪过寒光,像蔡晟这样毫无怜悯之心的人当官,简直是地方百姓的灾难!
蔡晟急匆匆跑进义院,拨开正在排队的乡民,烦躁的道:「怎麽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