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连宋彰都保不住,何况他这个县令?
就这麽巧,玉山县这边也是银矿矿工造反,牵联下来,别说玉山县,广信府知府都要受牵连。
蔡晟瞬间决定,此事绝对不能上报京城,只能止于玉山县。
蔡晟目光微闪,当即放缓了神色:「潘庙祝,他们的要求我会尽量满足,但有些事情不是我能做主的,这样,你替我与宋大林约个时间,我们详谈如何?」
潘筠挑眉:「蔡县令要和宋大林谈?在哪儿谈?」
「县城!」蔡晟说完一顿,退一步:「当然,他若不敢来,选在城外也可,但地方得我选。」
潘筠颔首笑道:「好,我会转达宋大林,蔡大人,我听说钦差大人到了,招安这样的大事,您不与钦差大人商议一番吗?」
商议个屁。
蔡晟急匆匆赶回县衙,直接就告诉于谦:「下官已经招安宋大林和王小井,叛军之危解矣。」
于谦缓缓抬起眼来看他:「哦?已经商定了?」
「是,商定了。」
于谦问:「他们有什麽条件?」
「他们岂敢有条件?」蔡晟道:「他们是被邓茂七蛊惑造反,下官几次上山宣讲,他们心中后悔,已知有错,只要衙门肯饶他们一条性命,他们便知足了。」
于谦幽幽地道:「这却是本官没预料到的,既然愿意投降,他们何时放下武器过来?」
「以免他们误会,我是想让他们就地解散,只让宋大林和王小井来县衙负罪便可,其馀党众不过是被他们鼓动的小喽罗,不值一提,大人以为呢?」
于谦缓缓点头:「倒也没错,那宋大林和王小井何时来投?」
蔡晟紧张的道:「下官会再与他们约时间,短则三日,长则五日。」
他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大人决定何时启程?」
「本来是想在此处停留三日的,既然叛军一事有望招安,那本官便留在此处,等着招安结束再走,反正最多五日,本官等得起。」
蔡晟傻眼了,不都说,于谦在每个地方最多停留两日吗?
体察民情,选定当地官员赈灾,再开库赈粮或是买粮赈粮。
从京城运来的粮食不多,但从京城带来的白银不少。
于谦在来时便与山东丶河南一带的粮商联系,直接从两地购进粮食运到灾地。
而当地官员只要有粮便可赈灾,根本不用于谦亲自盯着。
条例都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