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定会知道给他们饭吃,给他们药材防疫的人叫潘筠!
无数的功德金光朝她飞来,因为在倭国杀戮太过被扣掉的功德值缓慢回升。
王费隐趁着没人的时候,拿着一些不好处理的宝藏出了一趟门,再回来时就把一张清单交给潘筠,道:「我都安排好了,你看一下。」
潘筠接过看。
没过两天,江南受灾的各地皆有道观丶寺庙做善事,他们广布善事,不仅搭建了粥棚,还准备了不少粮食,灾民可以拿上粮袋和户籍领粮。
问就是,三清山的潘筠道长捐助,和某某道观丶寺庙联合赈灾。
百姓们领了粮食,都双手合十的感谢道观丶寺庙,最后还要感谢一下捐献钱粮的潘筠道长。
然后,潘筠道长不仅成为了江南最善良的道长,也成了江南最有钱的道长。
而受各道观丶寺庙的影响,各地土绅丶富商和地主们纷纷慷慨解囊,都捐献了钱粮。
不论多寡,都是他们的一份心意。
因而,本来破败不堪,死气沉沉的江南瞬间活了过来,到处是拆掉危房,搬动木头修建房屋,清扫街道的人。
昆山县亦然。
戴荣都准备好以死谢罪了,突然天降粮食,他一下又活了过来。
「是一个叫阿信的人送过来的,说是他们家老爷为家中老人做善事,所以运来了十车的粮食。」
戴荣高兴不已,连声道:「好好好,快把家中剩下的那坛酒拿来,我要请这位阿信兄弟吃酒,从今以后他就是我的好兄弟。」
「大人,那晚上我们还去常平仓偷粮食吗?」
「闭嘴!」戴荣小心的往外看了一眼,小声道:「偷什麽偷,那是放粮,我拿了巡察御史手令的不对,我们没偷,回头灾情一过,立即想办法买粮补上,偷放粮的事就我们这几个知道,不许外传。」
「是。」
戴荣是个很灵活的人。
虽然薛韶留了手令,但他觉得,与其把责任推到薛韶头上,不如先偷放粮,手令拿着,若事败,再拿出来保命;
若他事后补上粮食,抹平了帐目,那就是小舟从此逝,再无人得知。
他这两天正天人作战,到底是把责任推给薛韶,还是自己扛。
他都快自尽谢罪了,突然有粮来,可见老天爷还是眷顾他的,不舍得他死。
戴荣喜滋滋的去接粮。
陈文正通过手下的兵四处散粮,他有天然的优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