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结实耐用,但款式老旧,而且每天都要上弦,不方便。”
他顿了顿,观察着沈知微的反应。沈知微的眼神果然变得更加专注。
“我的电子表就不一样了。”江彻继续说道,“它新潮,洋气,不用上弦,能看日期,晚上还能亮灯。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不仅仅是看时间,更是一种新奇,一种身份的象征。”
他没有直接谈论市场营销,而是用这个年代的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解释。
“而且,现在大家手里慢慢有点余钱了,都想买点新鲜玩意儿,改善生活。电子表,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江彻侃侃而谈,语气中带着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县城里头一个卖这种东西,自然就火了。”
沈知微听得非常认真,她的笔尖在笔记本上快速划动,记录着江彻的这些话。
她原本以为江彻只是运气好,或者靠一些不正当手段赚的钱。
但听他这么一说,她当场意识到,这个年轻人看待问题的方式,与县城里那些只知道守着一亩三分地的人完全不同。
他看到了隐藏在需求背后的渴望,看到了信息差带来的商机。
“江彻同志,你对市场倒是看得挺透彻。”沈知微的眼神中多了一丝欣赏,但警惕并未完全消失,“不过,生意做得再好,也得依法纳税。没有账本,我们就按照核定征收的方式来计算。”
她报出了一个税率。这个税率,比江彻预期的要高一些。
江彻心中微沉,但表面上依旧平静:“沈干部,这个税率是不是有点高了?我这生意毕竟是刚开始,而且风险也大,下次再进货,说不定就卖不动了呢?”
他开始讨价还价,这是这个年代的常态。
沈知微没有松口,她原则性很强:“政策规定就是这样。当然,考虑到你初次经营,又是主动配合,我们可以向上级申请,适当减免一部分。”
最终,经过一番交涉,江彻同意缴纳了一笔合理的税款。虽然比他心理预期高了一点,但能顺利过关,让生意合法化,这笔钱花得值。
他当场从木箱子里数出钱,递给了沈知微。沈知微接过钱,数了数,然后开具了税票。
整个过程,沈知微始终保持着严肃专业的态度,没有因为江彻的年轻或者他赚的钱多而有任何偏袒或为难。
这一点,让江彻心中对她的敬意又深了几分。
送走了两位税务干部,江彻站在院子里,看着沈知微的背影渐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