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主年收入可达数十万元,市场的繁荣可见一斑。
\n
寺外有自发无管理的经营者,他们采用散兵游击的经营方式,在地上铺上一小块布,上面摆上很少的“文物”,信誓旦旦地向客户介绍着,期待着能遇到“知音”。摊商之间和睦相处,相互探讨和交流之余,也会在地上铺张纸下象棋,或打打扑克牌,透着一种清闲和恬静的心态。
\n
而来逛早市的每一个人都被摊位上的珍宝所吸引,纷纷驻足观看。有人低声交谈,有人兴奋地指点着,有人争相翻动手中的古董。
\n
摊位多,旧货琳琅满目,货物堆积,有假也有真,生意都在不经意间做成。
\n
不过,如今地摊的好东西越来越少,一些有些资历的收藏家和古玩商都对逛地摊嗤之以鼻,甚至觉得所谓的“捡漏”在当今是天方夜谭。
\n
而这反倒让高东旭对地摊淘宝更有兴趣,每当捡漏的时候,总有一种笑傲江湖的成就感。
\n
纪晓岚逛过地摊,鲁迅逛过地摊,王世襄逛过地摊,喜欢收藏古玩的人,谁没逛过地摊呢?
\n
这不,高东旭在一个卖钱币的摊位上收了三张六成新的海鸥五元后,顺手过了一遍相邻摊位上摆放的各种玉石器物。
\n
虽然已经过手了十几件玉制玩意,都是烫手货,但是高东旭并没有一点烦躁气馁,他跟别人的鉴宝方式不同,就是需要一件件的上手试,所以,他很有耐心。
\n
“嗯?!”
\n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刚刚拿起的一块白玉牌子,一入手就感到了冰凉,只是可惜,并没有灵气。
\n
高东旭把玩着手里的差不多有八厘米高,刻有长宜子孙四个字的白玉牌子,问摊主:“这多少钱?”
\n
摊主看了一眼高东旭,正色回答:“最低200!不讲价啊!这可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