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雨果先生已经77岁了,在这个时代绝对算得上高龄。
\n
去年6月,他小中风了一次,虽然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但是已经很少外出,也很少见客了。
\n
他目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人生最后一部重要著作《世纪传说》的最后一卷的创作上。
\n
这部以诗的语言写就的人类社会历史巨作,贯穿了他人生的后半程——1859年出版了第一卷,1877年出版了第二卷。
\n
所以接到泰纳教授的信以后,他一开始想写一封措辞客气的回信婉拒邀请,但是泰纳的一句话却把这位在法国人民心里至高无上的文豪打动了:
\n
【索邦不能失去年轻、活力与正义,正如法国不能失去维克多·雨果一样!您的到来,将给这些年轻人巨大的鼓舞与安慰,也必能让法国人民再次见证您的伟大!】
\n
他想起了自己在法学院求学的经历——虽然他对法律并不太感兴趣,只是接受父亲的安排而已,但是朝夕与年轻的同学相处,那种思想的碰撞、真诚的交流,却是一生难忘的回忆。
\n
晚年的雨果虽然声誉日隆,但也经常陷入老年人常有的孤独当中。
\n
尤其是1871年巴黎公社之后,雨果因为同情公社成员,屡屡呼吁政府要赦免、释放公社成员,甚至呼吁外国政府为这些人提供庇护,结果导致骚动。
\n
在某个晚上,一群约50人的暴徒试图强行进入雨果家,高喊:“杀掉雨果!吊死雨果!杀了这个恶棍!”
\n
这个暴行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也极大地打击了雨果的内心,让他看清了人性的险恶,与所谓的“声誉”有多么不靠谱。
\n
他觉得自己不过活成一块比较靓丽的招牌而已。
\n
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